3月CPI同比2.3%,与前值持平,低于市场预期2.5%。食品分项同比增速较2月进一步反弹0.3%,非食品保持不变。从环比来看,各主要食品分项环比均出现季节性下降,和3月历史平均环比变动比较,除了猪肉的回落幅度不及历史平均水平之外,包括鲜菜在内的其他各主要食品分项回落幅度均大于季节性。意味着剔除猪肉后,CPI目前不具备通胀的基础。
3月债券托管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和外资银行受到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缓解的影响3月大幅度增持国债,其国债净增持规模超过国债净增量的一半。信用债3月投资者结构变动不大,企业债、中票仍然主要是广义基金在增持,另外券商小量增持。短融、超短融仍然主要是广义基金和保险净增持。由于信用利差在历史低位,且信用债会占用资本,商业银行整体来看对所有信用债均为净减持。另外虽然3月底MPA考核使得资金面出现了局部紧张的状况,但是城商行、农商行、广义基金以及券商的资金净融入规模在1、2月份短暂回落后,3月大多又上涨到历史高位,资产收益率趋势性下滑的背景下机构仍然倾向于通过加杠杆套息获取超额收益。
上周资金面紧张的局面缓解带动短端利率债收益率下行,但中长端关键期限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国债表现整体弱于政金债。信用利差层面,短融整体表现较好,除6个月品种外,信用利差在利率债收益率下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1个月短融信用利差压缩幅度高达40bp。中票上周收益率小幅下行,叠加利率债收益率上行,1年和3年信用利差压缩比较显著。整体来看,尽管信用债供给不断创新高,但缺资产现象持续带动信用债需求维持强劲。但是信用下沉现象近期有所弱化,AA信用利差和中高等级信用利差的变动差异不大。本周宏观经济数据密集公布期,短期内对债市持谨慎判断,但经济企稳反弹预期最终被证伪未来仍将带来收益率下行的机会。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