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2250亿,其中7天净回笼3250亿,14天净投放1000亿。央行锁短放长,继续调整逆回购期限结构,抬升市场资金成本。全周来看,短端利率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国债收益率上行0-3bp,3个月、6个月、9个月国开债则小幅下行0-2bp。中长端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国债、国开、非国开平均上行2bp左右。国债整体表现弱于国开和非国开,10年国债收益率全周上行5.25bp至2.7452%,5年期国开、非国开收益率分别下行1bp和2.39bp。信用债层面,短融收益率整体小幅下行,3个月、6个月短融平均下行2bp和1bp左右。高评级中票收益率和信用利差略有上行,AA+和AA品种中票收益率涨跌互现、信用利差明显下行,尤其是3年期AA中票收益率下行幅度超过7bp,且信用利差压缩10bp左右。上周城投债表现整体弱于产业债,可能受证监会对类平台发债条件收紧的影响。总体而言,短端利率趋于稳定,信用债市场的配置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信用利差整体呈收缩态势。
上周公布的中采8月PMI数据超预期,制造业PMI回升至50.4%,非制造业PMI为53.5%,仍处于扩张区间。8月高频数据较7月也出现明显改善,粗钢日均产量和电厂日均耗煤量同比继续回升。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地产、基建以及库存回补推动经济短期企稳,在通胀反弹和房价上涨压力下,降准等宽松货币政策料将继续延后。从海外市场角度观察,上周美国ISM制造业数据和非农就业数据均低于预期,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骤降,短期内为债市提供了一定空间,但不改美国已非常接近充分就业的事实,12月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G20维稳期结束后,人民币汇率或将重新面临调整压力,从而进一步限制货币宽松空间。经济基本面企稳叠加人民币贬值压力以及央行温和去杠杆意图,短期内债市面临震荡格局,利率下行空间有限。不过,经济内生增长的动能依旧疲软,尤其是地产销售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政策收紧前期的需求释放,长期债牛的基础未变。资产荒压力将继续压缩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在下半年去产能加速推进影响下过剩产能行业龙头企业仍然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