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趋势延续宽松,资金加速脱虚向实。本周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基本延续4月政治局会议的核心精神,对经济的表述相对悲观,尤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相对悲观。在政策表述上,提出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并重点强调了“六保”,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删掉了“不搞‘大水漫灌’”,新增“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后续货币政策会更宽松、更重视精准投放实体经济,预计全年社融、信贷增速仍将维持高位,有利于经济增长逐渐恢复。但国寿安保基金提示,政策报告重提“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往往表明在政策推出上有所侧重,有所节制,对流动性的宽松不宜过高估计。尤其是金融市场流动性,不会出现类似极度泛滥。
另外,后续仍要关注海外尾部风险。主要包括,一是海外新冠疫情仍在发酵,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疫情扩散;二是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快速反弹,后续需要关注基本面是否可以匹配估值;三是发达经济体经济数据尤其是消费数据情况;四是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复杂性有所增加,需要保持积极关注。
债券市场方面,节后流动性环境整体平稳,但资金利率回落幅度不及预期。市场对特朗普关税威胁和疲弱的基本面数据反应钝化,逆周期政策刺激预期下国内外风险资产共振上涨。叠加5月巨量债券供给引发市场担忧,国内债市出现快速调整。中长端收益率大幅上行,信用利差被动压缩。展望后市,稳就业、稳增长压力下,政策托底意愿强烈,宽信用政策或支撑社会融资先行企稳。国内积极复工,生产有望改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约束下服务业所面临的需求冲击更为严重。考虑到欧美从执行隔离措施到疫情结束并复产的时间差,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总需求的冲击将至少持续到二季度。一轮降准降息周期尚未结束,短端利率有稳定的基础,长端利率行至低位后交易盘博弈可能会放大波动。短期而言,基本面向下缺乏预期差,融资修复环境下国内经济存在阶段性回暖的可能性。“两会”前政策逆周期调节预期较强,叠加利率债阶段性供给压力过大,且在期限结构上过于集中在长端,压制曲线形态。不过,海外债务危机与衰退风险仍在发酵,国内基本面筑底回升的过程可能一波三折。从中长期来看,基本面和流动性环境对债券市场的支撑依然明确,对债券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股票市场方面,上周A股市场尽管只有三个交易日,但市场整体显著上涨,这与全球市场普遍上行的趋势是一致的,同时科技、必选消费板块均表现较强,与我们前期的判断也是比较一致的。国寿安保基金认为,进入5月来到政策发力期,多个政策表述都证实了政策趋于偏宽,对市场形成支撑。另外,从历史经验来看,“两会”所在月份市场整体表现是比较稳健的,而且受益于政策的板块往往能表现出极强的结构性行情,这一历史规律大概率仍将延续,因此5月市场整体不错。另外,从一些高频的生产端数据看,钢材建材销售、发电耗煤等数据都已经出现同比增长,显示经济活动已经出现了比较积极的信号。尽管后续海外需求还有所存疑,但内需为主力的恢复情况还是比较显著的。近期市场反弹后,国内政策预期比较强,目前看5月整体市场仍然偏好,但6月开始将进入“验证期”,叠加海外疫情因素、股市估值较高,可能在季末会出现一些震荡,可能需要防范海外市场波动带来A股的回撤。投资建议上,中期的角度依然以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行业作为配置核心,另外考虑到必选消费板块的估值分位数已经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后续可以开始逐渐布局一些近期滞涨的部分科技和可选消费板块的机会。方向上,仍然聚焦内需板块,关注科技股的反弹,具体行业上,维持对电子、通信、电新、工程机械、建筑建材、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推荐。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