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2900亿,在前四天连续净回笼的情况下,后半周资金面趋紧。再加上美国大选川普获胜,其大规模减税和基建刺激主张提升全球通胀预期,海外利率大幅反弹带动国内债市调整。全周来看,利率债收益率呈震荡上行走势,短端国债、国开、非国开分别平均上行1.8bp、3.0bp和0.1bp。长端利率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明显高于短端,10年期国债、国开、非国开分别上行8.1bp、6.7bp和5.7bp,收益率曲线趋于陡峭化。信用债方面,资金面趋紧以及融资成本的抬升带动短融收益率大幅上行,各评级短融收益率上行幅度均在10bp以上。AA+以上中票普遍上行5~10bp,AA级中票表现相对较好,10年期收益率仅小幅上行0.39bp。信用利差走势分化,短端信用利差普遍走扩0~8bp,长端信用债则基本跟随利率债调整,信用利差维持基本稳定。。
川普意外当选后,其以减税和基建为核心的财政宽松主张提升了市场对通胀和经济短期增长的预期,投资者避险情绪很快转为通胀担忧,推升超长端美债收益率一周上行37bp,成为本周国内债市调整的主要推动因素。人民币汇率上周已突破6.8关口,临近12月加息窗口贬值压力易上难下。10月外汇储备3.12万亿美元,低于前值和预期,也反映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在。人民币持续贬值预期下,近期金面松紧仍依赖于央行能否及时投放,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反映央行去杠杆态度持续,回购利率中枢料将小幅抬升。对外贸易方面,10月进出口双双不及预期,主要受内外需疲弱和贸易摩擦加剧影响。CPI、PPI同比则分别上涨2.1%和1.2%,但CPI同比的反弹更多受低基数效应的影响,食品和非食品分项环比涨幅均弱于季节性。而PPI同比反弹更多为供给收缩的逻辑,需求端未见明显改善迹象。10月信贷增长仍依靠居民房贷,企业融资需求疲弱,地产销售回落的时滞期过后居民新增房贷大概率下滑,未来信贷可能会进一步萎缩,中长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债市仍有支撑。考虑到海外市场对国内债市的影响更多体现为预期层面的一次性冲击,短期内难以构成实质性影响,且实体经济仍然复苏乏力,央行货币政策仍以维持资金面紧平衡并引导市场温和降杠杆为主,年内利率债或仍有交易性机会。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