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净投放资金18亿,其中MLF净投放1518亿,体现央行“锁短放长”的去杠杆意图。隔夜资金利率受开盘利率带动继续小幅上行,但成交量及占比已然回升。全周来看,利率债收益率涨跌互现,短端国债、非国开收益率平均上行1.5bp左右,国开平均下行0.4bp左右,长端国债、非国开收益率小幅上行,国开则平均下行1.8bp。国开整体表现明显好于国债和非国开,10年期国债、非国开上涨2bp左右,10年国开则大幅下行6.7bp。信用债走势则明显分化,AA+以上短融、中票收益率小幅上行,信用利差走扩,AA品种信用债收益率及信用利差则普遍下行,受益于近期没有新的违约事件出现,市场风险偏好仍在进一步提升。低评级城投债表现亦相对较好,10年期AA城投债下行3.16bp,信用利差压缩3.16bp。总体而言,利率债调整节奏放缓,收益率窄幅波动,信用债(尤其是低评级信用债)表现相对好于利率债。
上周整体来看利率债收益率呈现先上后下走势,随着央行加大MLF等中长期限资金投放力度、资金面维持宽松以及周五公布的8月CPI大幅不及预期,下半周利率债收益率出现下行走势。本周一央行开展28天逆回购询量操作,资金面锁短放长,提高市场融资成本的意图明显。而上周中证登和交易所联合出台的债券质押式回购新规征求意见稿也给交易所加杠杆设定了监管红线,各主要监管机构联合加强监管以降低债市杠杆、避免系统性风险隐患。虽然目前债市整体杠杆率相对可控,但存在局部杠杆过高的问题,新规以及央行的操作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但情绪上会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且需要警惕未来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近期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讲话也使得海外市场出现显著下跌,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越发倾向于用积极财政政策取代宽松货币政策,而宽财政不利于全球债券市场的表现。同时8月即将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大概率有所企稳,在利空因素尚未出尽之前,建议债券市场短期维持谨慎操作,等待收益率调整之后的入场机会。中长期来看,宏观经济自身增长动能仍然疲弱,资产荒有望持续,债市收益率仍将有一定下行空间。近期的震荡调整虽牵制了“债牛”的速度,但不改“债牛”前行的基础,走得慢可能更易走得稳。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