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证综指收涨2.22%,沪深300指数上涨2.63%,中小板指数上涨1.51%,创业板指数上涨1.11%。行业涨幅前三为家用电器(5.57%)、采掘(4.51%)和通信(3.48%);涨幅后三为机械设备(0.24%)、电子设备(0.16%)和电子(-0.28%)。
国内方面,统计局公布2季度GDP增速为6.7%,与1季度持平,呈现国内经济短期企稳态势。2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2%,较1季度的10.7%回落,其中当月投资增速从4月的10.1%持续下滑至6月的7.4%。6月工业增速为2季度最高点,由4、5月的6.0%小幅回升至6.2%。2016年以来消费较为强劲,6月份社会消费同比10.6%,为年初以来最高水平。总体而言,消费成为2016年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引擎,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创新高至73.4%,工业生产平稳,而投资有所放缓。另外,央行公布6月金融信贷数据,6月社会融资规模16300亿,前值6599亿。M1同比24.6%,前值23.7%。M2同比11.8%,前值11.8%。M1和M2剪刀差继续扩大,表明企业囤积现金投资意愿不足。6月财政存款减少3295亿元,创该数据今年以来新低,表明积极财政有增无减。国寿安保基金认为,随着6月物价短期回落,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开始升温,而对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在短期内难以证伪,同时财政政策短期发力托底经济,短期内利空的因素较为有限。
海外方面,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刺激措施开始分化。日本计划推出10万亿刺激政策,日本可能会在四年来首次发行新的日本国债,同时经济措施将鼓励未来投资。而英国央行并未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现有基准利率和购债规模不变。英国央行指出,应当观察更多数据再作出决定。美国方面,6月CPI同比增1%,核心CPI同比增2.3%,为2009年以来最高。燃料价格回升,租金价格持续上涨,将通胀水平推近美联储所定目标。物价数据公布后美国加息预期有所回升,虽然年内加息概率仍低,但明年上半年或将再次加息。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